強化法治保障 護航營商環境
——市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執法調研
為全面推進全市營商環境建設,確保《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在我市貫徹實施,6月下旬至7月,市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在常委會分管副主任率領下組織開展了《條例》執法調研,切實發揮人大監督職能,為優化營商環境保駕護航。
多措并舉強力推進
為使此次執法調研工作取得實效,市人大常委會強化組織領導,成立由常委會分管副主任擔任組長,財經工委負責人任副組長,部分市人大常委會財經工委(專委)委員為成員的執法調研組,緊扣《條例》要求,印發工作方案、細化任務清單、狠抓貫徹落實。
本次執法調研采取上下聯動方式,會同縣區人大及開發園區對轄區內《條例》貫徹執行情況開展同步調研,市縣(區)兩級人大不斷加強工作交流,針對《條例》實施中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督促部門及園區深入研究,分析問題產生原因,明確改進措施,推動問題解決,增強協作配合。
堅持明察和暗訪結合,明察對照《條例》要求,采取實地走訪、聽取匯報和檢查臺賬相結合的方式深入部分企業和主管部門進行專題調研和督查,7月8日召開由市工商聯、部分商協會、重點企業、招商引資企業參加的座談會,全方位了解我市貫徹落實《條例》進度、難點不足和下步工作舉措;暗訪結合“優環境、穩經濟”活動,會同市人大常委會人選工委、市工商聯,在全體市人大代表和部分重點企業家群體中開展市人大“優環境、穩經濟、促發展”問卷調查,通過網絡渠道多方征求意見建議,共收集有效問卷200余份,梳理歸類后形成意見建議20余條。
堅持點面結合,按照“發現一個問題,解決一類問題”的思路,深入摸排并將問題匯總后轉交市營商環境辦督促有關部門進行整改;針對問題較為集中的政務服務、法治營商環境建設、減稅降費等領域,于7月21日召集市數據資源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市司法局等部門召開座談會進行延伸調研,督促政府及有關部門加快辦理、高質量辦理,努力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
強化監督直指要害
執法檢查發現,《條例》自2020年1月1日正式實施以來,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克服疫情不利影響,扎實推進《條例》貫徹實施,積極幫扶企業復工復產,經濟發展穩步復蘇、政務服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免申即享”“不見面開標”等政策為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但我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的不足依然存在,具體包括:體制機制不夠完善,工作合力有待進一步加強;立法保障存在滯后,市級層面優化營商環境立法尚未破題;政策落地與市場主體期盼還有一定差距,政策不夠精準,部分政策存在可操作性不夠、缺乏延續性問題。服務保障有待進一步提升,主動服務意識有待加強,窗口服務人員的宗旨意識、工作態度、能力擔當等“軟實力”與企業、群眾的期待還有一定差距;信息壁壘亟待破解,一些部門信息不兼容、數據共享不充分、系統對接不到位,“信息孤島”現象依然存在,“一網通辦”、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網上預約受理、網上審批流程、網上業務咨詢、“大數據+”發展運用等工作有待進一步創新推進。
務實建議切中肯綮
此次執法檢查,財經工委提出了一系列建議著力推動解決問題。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體制機制,提升服務效能。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圍繞市場主體的實際需求不斷優化政務服務體系,做到行政審批權力“應放盡放”、行政權力事項“應進必進”、審批服務流程“應優則優”,加快實現政務服務標準化、規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務服務能力建設,加強窗口服務人員隊伍建設,加快實現政務服務標準統一、資質互認、區域通辦;堅持問題導向,優化為企綜合服務平臺,做到企業訴求“一口”收辦、閉環管理,完善“辦不成事”窗口涉及問題快速反應處理機制,推動制度改革。
進一步優化市場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加強要素保障,加大普惠金融支持力度,深化校企合作,加大各類人才政策落實力度;加強惠企政策落地,促進惠企政策“最后一公里”有效落實;注重招商引資與深挖內潛并重,鼓勵支持有發展潛力的本土龍頭企業向規模化方向發展,形成規模優勢和牽動效應。
進一步加強依法監管,強化法治保障。堅持市場化、法治化的發展方向,著力為市場主體提供公平競爭的環境;深化依法治理,持續推進商事糾紛解決機制和能力建設,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規范涉企執法,健全“互聯網+”監管體系,嚴格涉企行政檢查,堅決整治多頭執法、重復執法等問題;積極出臺地方性法規,聚焦市場主體期盼,將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上升為法規制度,切實以法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營造公平透明、穩定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方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