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銅陵市西聯鎮:代表與民“圍一個圓圈”“坐一條板凳”共話鄉村振興
傍晚六點,天一擦黑,銅陵市義安區西聯鎮垅上村村民們剛吃完晚飯,就往王海東家的小院走。
初秋空氣依然燥熱,小院里擺放著許多長條板凳。村民陸續坐下,搖著蒲扇,暢所欲言,共同為村里的振興發展想點子、提建議。
9月4日,記者跟隨安徽省人大常委會組織的2024年度“市縣人大行”調研采訪團,共同見證了這場“庭院夜話”。和平時“拉家常”不同的是,這場夜話的參與者還有市區鎮三級人大代表。
“主持人”是垅上村黨總支書記湯超,他宣布這場夜話的主題是“正在施工的高標準農田建設”。話音剛落,村民就迫不及待打開了話匣子,你一言我一語,講起了自己遇到的煩心事和想到的好主意。
“目前正在施工的道路,路基太高了,機械不好下田,能不能想辦法降下去?”村里的種糧大戶王小華率先發言。他承包了500多畝地,機械化耕種的便捷程度是他最為關心的點。
“我們已經了解到這個情況下,現在正在與施工方溝通,前天已經把設計單位都叫到現場了,正在做承載力測試。”義安區人大代表張有勝說。他同時也是垅上村第一書記,對村里的情況“門兒清”。
“比起其他村,我們村的基礎設施差了點,能不能幫忙爭取改善一下?”另一位村民開口道。
……
村民代表發言熱烈,他們結合生產生活實際,紛紛拋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人大代表一邊細細回應,不時拿筆記錄下來。“這次庭院夜話主要就是要廣泛爭取村民的意見,把這項工程做好,使它發揮真正的效益。”張有勝說。
據了解,為了豐富人大代表聯絡站功能,進一步發揮人大代表在閉會期間的履職作用,暢通人大代表與選民、群眾之間的聯系渠道,銅陵市義安區西聯鎮創新開展了“人大代表聯絡站+庭院夜話”特色工作,走出了一條人大代表與人民群眾近距離、常態化聯系的好路子。
這樣的夜話活動為什么要選擇夜晚在村民家的小院開展?“我們和村民坐在一條板凳上,跟朋友似的,村民就會覺得很親切,就像談心一樣。”張有勝說,相比在村委會,在村民家里夜話拉近了彼此距離。“白天村民都在干事,你想聽他們的意見也聽不到。晚上吃完飯了,大家坐在一起就可以敞開聊。”
通過人大代表引導話、鄉賢能人帶頭話、村民群眾主動話的形式,干部群眾圍成一個圓圈、同坐一條板凳,圍繞群眾最為關心的話題熱烈議論。人大代表在一線收集村情民意,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反饋清單,傾聽民聲、反映民意,匯集民智、解決民憂。今年以來,西聯鎮累計開展了7期“庭院夜話”,收集解決各類問題120余個。(呂文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