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創新人大代表聯絡服務站模式 為長江大保護獻計出策
9月5日,銅陵市大通鎮長江邊微風徐徐,一名手持長棍的農民不時敲打著水面,沒一會兒,幾只模樣可愛的江豚緩緩游向岸邊,引得江豚觀測點上的游客紛紛舉起手機拍攝。
“隨著長江沿岸的環境越來越好,生活在這里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江豚數量有明顯增加。”大通鎮長江江豚觀測點工作人員向大皖新聞記者介紹。
銅陵市郊區大通鎮地處銅陵市西南,境內有順安河系、青通河系、長江、城域河等四大河系。近年來,大通鎮人大通過開展“代表行動”、代表建議辦理等工作,在生態保護、長江禁捕等方面主動作為。9月5日上午,省人大市縣人大行記者團走進大通鎮,了解鎮人大探索發展代表聯絡服務站“1+10+N”模式建設情況。
“‘1’指的是鎮人大代表聯絡站,加上10個村聯絡點和網絡平臺作為輔助,我們打造了具有區域特色聯系選民的網格化陣地體系。”大通鎮人大主席戴麗麗介紹,近年,鎮上組織人大代表依法開展了5次長江保護專項監督活動,并通過建立“人大代表+河長”巡查機制,組織轄區11名人大代表常態化巡河(江),助力退捕漁民實現轉產安置等,有效保護了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
當天上午,記者團一行還來到大通古鎮調研古鎮保護建設情況。
“站點升級以來,鎮人大累計開展走訪接待選民30余次,組織督查活動8次,收集意見建議90余條,化解公共矛盾34個。下一步,要進一步將工作觸角向基層延伸,用行動詮釋‘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莊嚴承諾。”戴麗麗說。(龔潤澤)